磚瓦廠隧道窯煙氣顆粒物產生的原因
隨著國家標準《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29630-2013)的頒布,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限值:最高允許排放到大氣中的廢氣所含顆粒物為30mg/m3(重點地區的特別排放限值20mg/m3),對于這樣一個大氣污染排放限值,就我國磚瓦行業目前的除塵設施,較為困難。下面筆者就隧道窯中煙氣顆粒物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,了解問題的根本所在,來解決煙氣中顆粒物問題。
隧道窯煙氣中顆粒物的來源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:
燃煤對煙氣顆粒物的影響
大部分磚瓦廠為了控制磚的生產成本,生產所需熱量都是用煤的燃燒所提供的。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,除了SO2與NOX以外還有細微顆粒物。已有研究表明,磚廠煙氣顆粒物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煤的燃燒。
燃煤產生的顆粒物經過窯體,進入含有LH除塵催化劑(使不溶于水的微粒物吸附于水)的除塵設備,煙氣得以凈化,經煙囪排出。
紅磚燒制過程對顆粒物的影響
燒結磚原料主要是粘土、頁巖、煤矸石等。在隧道窯中以900℃的高溫,將磚坯燒透然后熄火,使窯和磚自然冷卻。此時,窯中空氣流通,氧氣充足,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氧化氣氛,使磚坯中的鐵元素被氧化成 三氧化二鐵,呈紅色。由于溫度過高,原材料成分復雜,部分化合物不耐高溫而被分解成小分子(顆粒物),混入煙氣經煙囪排出。
投放石灰或燒堿對顆粒物的影響
濕法脫硫的過程中,因SO2升高而大量投入石灰或者燒堿來達到脫硫效果。投放太多的石灰或者燒堿會使脫硫循環水鈉、鈣達到飽和,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,從而析出晶體。部分留在脫硫系統內壁,還有一部分則會以顆粒物的形式隨著煙氣經煙囪排出。
含氧量對顆粒物在線數據的影響
磚瓦隧道窯的煙氣中含氧量很高,一般達19%到20%,甚至更高,而基準氧含量僅為8.65%,折算系數很大,可達8-10倍以上。折算系數對原始污染物沒有作用,主要是對二次污染物有放大效果。顆粒物不僅僅在燃煤中產生,其它原因也會產生。所以含氧量會對顆粒物的檢測影響較大。
在脫硫循環液中投放LH除塵催化劑(不消耗,一次投放長期使用),它能使不易溶于水的顆粒物溶于水,從而達到除塵目的。

- 上一篇:淺談濕法脫硫工藝的原理及特點 [2021-04-30]
- 下一篇:淺談干式除塵的分類及運行原理 [2021-04-29]